图片
关汉卿画像
关汉卿,元代杂剧奠基人,戏剧作者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。晚号已斋、已斋叟。深广人。多材多艺,能吟诗演戏、歌舞吹弹。所作杂剧六十余种,现有《窦娥冤》、《救风尘》、《拜月亭》、《调风月》、《望江亭》、《单刀会》等十五种。剧作结构紧凑,手法各样,话语庸俗辉煌,人物形象判辨,艺术成立极高。散曲现有小令五十余首,套数十四套:或描摹都市繁华与艺人糊口,或抒写离情别恨与抱负遣兴,擅用白话,作风或高亢当然,或风骚艳冶,或诙谐老辣。他塑造的“我是个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”“不伏老”的形象亦广为人知,被尊为“曲圣”。
图片
思春
陶醉东风目下的三山五岳,
霎工夫月缺花飞。
手执着饯行杯,
眼阁着隔离泪。
刚道得声"保重将息"
痛煞煞教人舍不得。
"好去者,
望平坦大路!"
【注】目下:比方相距很近。古人以八寸为咫;霎工夫:极散工夫,片刻;月缺花飞:比方离别,是"花好月圆"的反意;将息:休息,爱护。
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小令。自古以来,描摹离愁别恨的作品俯拾即是,这首令曲却写得有其私有之处。它既莫得交待谁为谁饯别,也莫得大事渲染诸如凄风苦雨、长亭折柳等的离别所在,而是通过对钱行者的几个典型看成、表情和言语的形容,将别离时依恋的情感阐发得缜密贴切,纯真感人。终末以勉励之语作结,把钱行人的复杂情感推向飞扬,使人在离愁中白费应许。
图片
探春
大德歌 春子规啼,
不如归,
道是春归人未归。
几日添憔悴,
虚飘飘柳絮飞。
一春鱼雁无音书,
则见双燕斗衔泥。
【注】子规:即杜鹃鸟。传说它的叫声像"不如归去";鱼雁:书信的合称。汉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"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"。又《汉书·苏武传》:"教使臣谓单于,言皇帝射上林中,得雁,足有系帛书"。此即"鱼雁"之出处;则见:只见。
关汉卿以“大德歌”曲牌,别离写了四首痴情女子在春、夏、秋、冬思念辽远丈夫(情人)的小令,《春》是其中的一首。作者以杜鹃鸟的啼鸣衬托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,借飘飞的柳絮比方她因思念而瘦损的体格,终末用双燕衔泥反衬她的孤苦颓靡。曲中的"子规"、"柳絮"、"双燕"既是暮春的实景,又为相思的主题处事,构思渊博,语淡意浓。
图片
吟秋
大德歌 秋风飘飘,
雨潇潇,
便做陈抟睡不着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。
改悔伤怀抱,
久久久久久久 "Helvetica Neue", Arial, sans-serif;font-size: 18px;white-space: normal;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">扑簌簌泪点抛。
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,
淅零零细雨打芭蕉。
【注】陈抟:五代末北宋初的着名羽士,字图南,号希夷先生。传说他在华山修道,潜心寡欲,一睡即是上百天,故有“陈传高卧”之称;扑籁籁:纷纷落下的格式;蛩:蟋蟀;淅零零:轻细的雨声。
这首小令写少妇秋夜的愁怀。一个秋天的夜晚,风雨错杂、蝉噪蛩鸣,还有淅
淅沥沥的雨打芭蕉声,使女主人波折难眠,忧愁万分。作者风风火火当然界的秋声来衬托少妇的愁情怨绪,使全曲声情并茂,现象调治,纯真感人。
图片
恋春
碧玉箫席上尊前,
衾枕奈无缘。
柳底花边,
诗曲已多年。
向人前未谏言,
自心中祈祷天。
心意坚,
逐日空再见。
天,
甚时节成姻眷?
【注】衾:被子;甚:什么。
这是一首写女子相思的散曲小令,浅切当然、新鲜质朴。依曲律前四句为扇面临,句句押韵,读来朗朗上口。从写法上说,作者很善于以条目与契机的矛盾来阐发爱情不遂人愿的烦懑。宴席中频频是你碰杯我斟酒,花树间总你吟诗我唱曲,况兼心思也很专一强劲,有这些好条目仍只可欷歔"空再见"、"奈无缘",岂不令人爱怜?人力既不及恃,那也唯有求之于天了。末句名义上是问句,执行上却是祈使句。
图片
惜春
四块玉 别情自送别,
心难舍,
少许相思几时绝。
凭阑袖拂杨花雪。
溪又斜,
山又遮,
人去也。
元曲垂危的阐发特色之一,就在于把话说白、说尽,心思的径直呈示,产生的是给人坦率、朴实、真纯之感的遵循。此曲前三句就是如斯。但元曲纵以坦爽的"赋"法为长技,也仍不乏委婉的曲笔描摹。后三句回首送别现象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,亦直亦婉,两个“又”字尤惊心动魄,令人怃然兴叹也。
本站是提供个人学问解决的网罗存储空间,扫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主见。请提神甄别内容中的有关方式、教训购买等信息,小心行使。如发现无益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一键举报。